比耳定律
导读:比耳定律 : 比色分析法的定量基础。一束单色光通过一有色溶液时,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过光的强度就要减弱。若溶液的浓度不变,液层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系为:log(I0)/(It)=μb,称为“朗白(Lambert)定律”。式中I0为入射光强度,It为透射光强度,b为液层厚度,μ为一常数,与溶液的性质及单色光的波长有关
比耳定律 : 比色分析法
的定量基础。一束单色光通过一有色溶液
时,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过光的
强度就要减弱。若溶液的浓度不变,液层
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
系为:log(I0)/(It)=μb,称为“朗白(Lambert)
定律”。式中I0为入射光强度,It为透
射光强度,b为液层厚度,μ为一常数,与
溶液的性质及单色光的波长有关。若溶液
厚度不变,溶液浓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
愈显著,其关系为: log(I0)/(It)=μ′C,称为“比
耳(Beer)定律”。式中C为溶液浓度。合
并两式得
, 总称
为“朗白-比耳定律”或“比耳定律”。式中
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
,a为
一常数,称为“吸光系数”。与溶液性质及
单色光的波长有关。如果溶液的浓度以摩
/升表示,液层厚度以厘米表示,则此常
数称为“摩尔吸光系数”。通常用“ε”表示。
其物理意义是:1摩尔浓度的有色溶液放
在1厘米的比色皿中,在一定波长下测得
的吸光度值。是有色化合物在一定波长下
的特征常数,可用来衡量一显色反应的灵
敏度。ε值愈大,则该反应愈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