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
导读:杀菌剂 : 表面活性剂一般具有与蛋白质起作用的性质,利用这种性质,可制成许多种杀菌剂。现在使用的具有杀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某些两性表面活性剂。前者杀菌作用强,与之相比,后者则有安全性高的特点。此外,一部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有杀菌作用,但因效力较差,几乎不用作杀菌剂。在
杀菌剂 : 表面活性剂一般具
有与蛋白质起作用的性质,利用这种性质,可
制成许多种杀菌剂。现在使用的具有杀菌作
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和某些两性表面活性剂。前者杀菌作用强,与
之相比,后者则有安全性高的特点。此外,一
部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也有杀菌作用,但因效力较差,几乎不用作
杀菌剂。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杀菌剂方面,
1935年G.Domagk介绍了烷基季铵盐的杀
菌作用。1937年C.G.Dunn发表了有关季铵
化合物的详细报告以来,进行了许多研究。从
化学组成来看,现在所使用的阳离子表面活
性剂类杀菌剂,大体分为: 烷基二甲基苄基
铵盐、烷基三甲基铵盐、烷基吡啶鎓盐。
[1]
(R: 主要是—C12H25,—C14H29)
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1],又称为苯 扎氯铵 (洁而灭)。
本品的10%水溶液对伤寒杆菌的苯酚系 数为50~60,在实际使用时,需稀释到100~ 2000倍。在稀释时,由于多价金属离子的存在 而减弱杀菌力,所以最好使用软水。如果不得 不使用硬水时,最好添加少量EDTA等金属 离子螯合剂。
化合物[1],是现在在手术部位的消毒、 细菌性皮肤病的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等医 疗范围方面,在房间里的地板、墙壁和垃圾箱 的消毒等家庭卫生方面,以及在火车、电车的 消毒等公共卫生方面最常用的杀菌剂之一。
最近,受到重视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阳离 子表面活性剂是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据 Dr.M.H.Angele的报告,二癸基二甲基氯化 铵的杀菌作用最强,为洁而灭的2~3倍。此 外,由于它具有优异的耐硬水性、杀藻作用 和抑制霉菌作用,可望今后有着广泛的用途。
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更常用的杀菌剂。自1948年A.Schmitz发现两性表面活性剂有杀菌作用以来,这类安全 性的杀菌剂已受到重视。两性表面活性剂中 常用的杀菌剂是烷基 (二氨基乙基) 甘氨酸 和二(烷基氨基乙基)甘氨酸。前者,收载在 日本《化妆品原料标准》 中的是烷基 (二氨 基乙基)甘氨酸的盐酸盐溶液[3]。其市售品 (有效成分为30%水溶液)的苯酚系数为25~ 35,比洁而灭差,但对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 氏阴性菌都有效,在蛋白质、电解质存在下 杀菌力的降低也较小。此外,它的特点是毒性 小,仅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1/60,苯酚的 1/20。这些甘氨酸型杀菌剂用于畜圈、鸡棚的 消毒,食品工厂的罐、桶、管道的消毒、病 房、医疗器具的消毒,渔船中鱼仓的消毒等。
[2]
(R1,R2指—C8H17或—C10H21)
[RNHCH2CH2NHCH2CH2
NHCH2COOH] ·HCl [3]
(R: 主要是-C12H25,C14H29)
表1为季铵盐对附发癣菌(Eliclermophyfon) 和发癣霉菌 (Trichophyton) 的抑菌作 用,表2为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抑菌稀释 度,表3为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于35℃下10min 的杀菌最大稀释度。
表2 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 抑菌稀释度
菌 名 | 稀释度 |
伤寒沙门氏菌
痢疾志贺氏菌 大肠杆菌 产气气杆菌 副伤寒沙门氏菌 普通变形杆菌 肠炎沙门氏菌 霍乱弧菌 金黄色化脓小球菌 肺炎球菌Ⅱ型 酿脓链球菌 威氏梭状芽杆菌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 水肿棱状芽孢杆菌 |
256000
512000 64000 16000 64000 16000 32000 512000 800000 200000 8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
表3 烃基三甲溴化铵10min杀菌最大稀释度 (35℃)
烷 基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肠伤寒菌 |
正-己基
正-辛基 十二烷基 十四烷基 十六烷基 十八烷基 十八烯基 |
无活性
30 4000 38000 80000 64000 46000 |
15
75 9000 36000 40000 8000 24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