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二乙基己胺 : 无色液体。相对密度0.8062(20/20℃),沸点281.1℃。可溶于汽油、石蜡油及醇类,难溶于水。与脂肪酸作用生成肥皂。由1-氯-2,2-二乙基己烷与氨在加热和加压下作用而制得。为各种树脂的溶剂,用以合成染料,杀虫剂、橡胶增塑剂、乳化剂等。
二乙基二氯硅烷 : 无色液体。有毒,易燃。相对密度1.053(25℃):1.106(15/4℃); 1.0705 (20℃),沸点129.0~130.4℃,折光率1.4328(20℃),闪点25℃。溶于有机溶剂,遇水分解并放出氯化氢。由氯乙烷作用于硅铝合金制备。是重要的有机硅中间体,广泛用于硅油和硅树脂制造。
二乙基二氯化锗 : 无色液体,有毒。熔点-37℃,沸点175℃。可被水或氨分解,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偶极矩 (C6H6)3.19。在铜粉催化下使氯乙烷与纯锗反应,所得产物经分馏而制得。用作微生物毒杀剂或生长抑制剂。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 又名促进剂ES、ESL、SDC、SED 白色至淡蓝色结晶性粉末。熔点90℃以上。可溶于水,不宜贮存于铁制容器中。由二乙胺与二硫化碳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反应而制得。用作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胶乳的硫化促进剂。
二乙胺 : 又名氨基二乙烷 无色挥发性可燃液体,有氨的气味。相对密度0.712(15/15°),熔点-49.8℃,沸点55.5℃,折光率1.3873(18℃)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有强碱性,与无机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盐类。由乙烯和氨、氢作用,或由氯乙烷与氨在压力下加热而制得。用作分析试剂和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橡胶硫化剂和杀菌剂等。
二乙氨基乙醇 : 无色吸湿性液体,有(C2H5)2NCH2CH2OH 似胺的气味。相对密度0.88~0.89 (20/20℃) ,熔点-70℃,沸点161℃。溶于水、乙醇和苯。用于制造织物软化剂、酸性介质中的乳化剂,合成奴佛卡因。
二乙二醇甲醚 : 俗名甲基卡必醇、又名二甘醇甲醚 无色液体。相对密度1.0211,沸点194℃。折光率1.4264(27℃)。易溶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由二甘醇与一分子甲醇缩合而制得。用作溶剂,有机中间体等。
二乙苯 : 有三种异构体: ①邻-二乙苯: 相对密度0.8662(22/4°),沸点184℃。②间-二乙苯: 相对密度0.8602,沸点181~182℃③对-二乙苯: 相对密度,0.8675(14/4°) ,沸点182~183℃。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用作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亚烷基双膦酰化合物 : 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含磷螯合萃取剂。通式为:式中R代表烷基、烷氧基;R′代表烷基、烷氧基或羟基;n为≥1的整数(n=1为亚甲基,n=2为1,2-亚乙基…)。由于结构中有两个磷酰基存在,因此不仅具有较单膦酰类萃取剂更好的性能,同时与焦磷酸酯相比,由于两个磷原子之间的桥氧原子被—(CH2)n—基所取代,既使该化合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法 : 氧化还原滴定法之一。用标准亚砷酸钠(Na3AsO3)-亚硝酸钠(NaNO2)溶液作为滴定剂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普通钢和低合金钢中锰的测定。试样用酸溶解,锰转化为Mn2+,在酸性介质中以硝酸银(AgNO3)为催化剂,利用过硫酸铵[(NH4)2S2O8]将Mn2+氧化为MnO4-,然后用上述标准溶液滴定之,使MnO4-再次还原为Mn2+,到达滴
亚磷酸三乙酯 : 化学式(C2H5O)3P。分子量166.16。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毒!有特殊气味。沸点155.5~157℃、49℃(1,599.86帕)。折光率1.4130。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丙酮、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在水中慢慢水解成亚磷酸二乙酯,在酸性水溶液中加速水解。可由乙醇与三氯化磷在N,N-二甲苯胺或氨存在下反应制得:有机合成中间体。用
亚硝酸高钴钾 : 又称“费歇尔黄”。化学式K3[Co(NO2)6]· H2O。 分子量479.28。 黄色四方晶体。不溶于甲醇、乙醇,难溶于水、稀醋酸。加热至200℃或在无机酸中分解。由亚硝酸钾加入高钴盐溶液而得。用作油画和水彩画颜料、玻璃和瓷器的着色剂及用于钴的测定等。
亚硝酸高钴钠 : 化学式Na3[Co(NO2)6]。分子量403.94。黄棕色结晶粉末。不溶于稀醋酸,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水溶液久置则逐渐分解,若加数滴醋酸可保持约三个月不变。在无机酸中分解,不与醋酸或类似的有机酸作用。先将空气通入含有硝酸钴、亚硝酸钠和醋酸的溶液后,再加入乙醇而得。用于鉴定钾。
亚硝酸异戊酯 : 化学式(CH3)2CHCH2CH2ONO。分子量117.15。澄清的黄色可燃液体。有刺鼻气味,略有水果香味。极易挥发。比重0.875(25/25℃)。沸点97~99℃。折光率1.3871(21℃)。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互溶。见光及暴露于空气中易分解,并与空气或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应贮存在密闭且坚固的容器内,避光,避热。由异戊醇与
亚化学计量法 : 指被分析物质与某试剂反应时,加入的试剂量少于化学计量时的一种测定元素的方法。通常对金属离子进行分离时,加入反应的试剂量大大超过化学计算量。如果加入反应的试剂量少于化学计算量(一般为化学计量的5~7%),则被分离元素相对过量,但所加入的试剂则可完全反应。此时如果在标准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中严格
亚硫酸氢钠 : 化学式NaHSO3。分子量104.06。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气味。空气中不稳定,能失去部分二氧化硫并逐渐氧化成硫酸钠。比重1.48。加热则分解。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具有还原性。由碳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硫气体达到饱和,溶液经结晶而得。用作还原剂、漂白剂、防腐剂及化学试剂。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皮革、染料、药物
亚磺化反应 :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亚磺(酰)基以制备亚磺酸的反应。主要有下列几种:(1) 烃类直接亚磺化法:脂肪烃和S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应:R—H+SO2→R—SO2H芳香烃和SO2在AlCl3-HCl存在下反应:(2)脂肪族或芳香族磺酰氯的还原法:以Zn-H2O、Na2S、NaHSO3等作为还原剂。例如:(3) 芳香族重氮盐和SO2/Cu的反应:
亚硫酸亚铜 : 化学式Cu2SO3·H2O。分子量225.16。白色结晶粉末。比重3.83(15℃)。不溶于乙醇、乙醚,难溶于水,溶于盐酸、醋酸、氨水、碱溶液。在潮湿空气中逐渐氧化成硫酸盐。由醋酸铜的醋酸溶液通入二氧化硫而得。用作杀菌剂、聚合反应催化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