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酸二乙酯 : 又名草酸乙酯或草酸二乙酯 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相对密度1.0785,熔点-40.6℃,沸点185.7℃,折光率1.4011(20℃)。不稳定。微溶于水,在水中渐渐分解,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其它有机溶剂相混溶。由乙二酸与乙醇在四氯化碳溶液中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用于有机合成和纤维素酯和醚的溶剂、合成染料的原料。
乙二酸 : 俗名草酸 通常以二水合物存在。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晶体颗粒。相对密度1.653(19/4℃),熔点101.5℃。易溶于水、乙醇,难溶于醚,不溶于氯仿等。在100—105℃下加热会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乙二酸。无水乙二酸熔点为189.5℃,易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浓硫酸共热至90℃时,分解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等。工业上
乙二胺四乙酸 : 俗名乙底酸,简称EDTA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的简写) 无色结晶性固体。在240℃分解。略溶于水,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中和,生成溶于水的盐类,如乙二胺四乙酸钠 (乙底酸钠) 。与氢氧化钙作用生成乙二胺四乙酸钙 (乙底酸钙) 。由乙二胺与一氯醋酸在碱性溶液中缩合或由乙二胺、氰化
乙二胺 : 又名乙撑二胺 无色粘稠液体,有氨的气味。能与蒸气一同挥发,在空气中发烟。相对密度0.8994,熔点8.5℃,沸点117.1℃,折光率1.4540 (26℃) 。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和苯。具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能与无机酸作用生成溶于水的盐类。有毒、易燃。可由氨与二氯乙烷或二溴乙烷共热后经蒸馏而制得。用于制造染
一缩二甘油 : 又名二甘油 相对密度1.277 (20/20℃) ,沸点265~270℃ (15×133.322Pa) 。不溶于乙醚,可溶于水和乙醇。由甘油二缩合制得。工业上是合成甘油时作为副产物而得到的。主要用于制造脂肪酸酯,工业上用作乳化剂和消泡剂,也是一种具有酯化、醚化等多种反应可能性的新合成原料。
一缩二丙二醇 : 无色微带粘性的液体。相对密度1.0252(20/20℃),沸点231.8℃。能溶于水和甲苯等。可与烷基硫酸酯或卤代烃作用生成醚,与酸酐作用生成酯。是1,2-环氧丙烷水合制丙二醇时的副产物,也可由1,2-环氧丙烷在稀硫酸存在下与丙二醇作用,或由丙烯、过氧化氢和甲酸作用而制得。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虫胶、醋酸纤维素的溶
一缩二乙二醇 : 又名二甘醇 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湿性。相对密度1.1184 (20/20℃) ,熔点-8℃,沸点245℃。与酸酐作用生成酯,与烷基硫酸酯或卤代烃作用生成醚。由环氧乙烷与乙二醇作用而制得。主要用作气体脱水剂,纺织品的润滑剂、软化剂和整理剂以及硝化纤维素、树脂和油脂等的溶剂。
一氯醋酸甲酯 : 无色透明液体,有臭味,对眼粘膜有刺激性。相对密度1.240,沸点130~132℃,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等许多有机溶剂混溶。由一氯醋酸与甲醇经酯化反应而制得。供有机合成使用和用作溶剂。
一氯醋酸乙酯 : 无色液体,有果品香味,有催泪刺激性。相对密度1.159,熔点-26.6℃,沸点134.6℃,折光率1.4227。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有腐蚀性。受热煮沸会分解。与氨作用生成氯乙酰胺。与氰化钾作用生成氰基醋酸乙酯。由一氯醋酸与乙醇经酯化而制得。用于制造药物和作溶剂。
一溴樟脑 : 无色柱晶或鳞晶,有似樟脑的刺激性气味,置日光下易变色。相对密度1.449熔点74~76℃,沸点274℃。加热超过熔点时则升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植物油。由樟脑与溴作用制得。医药上用作镇静剂,治疗偏头痛、神经性心悸亢进等病。
百里酚酞 : 学名“5,3-双-(4-羟基-5-异丙基-2-甲基苯基)-苯酞”。一种有机试剂。分子式C28H30O4。分子量430.54。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乙醚、丙酮、硫酸和碱溶液,不溶于水。常用作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为9.4~10.6,颜色变化为无色至蓝色。使用时常配成0.1%的90%乙醇溶液。也常与其他指示剂配成混合指示剂,使其变色范围
协萃络合物 : 被萃取物与两种或两种以上萃取剂结合而被萃取到有机相中去的化合物。如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和三辛基氧化膦(TO PO)从硝酸溶液中萃取UO22+时,可形成UO2(TTA)2·3TOPO协萃络合物。
协同萃取 : 两种或两种以上萃取剂的混合物同时萃取某一种金属离子或其化合物,其分配比显著大于每一种萃取剂在相同的浓度和条件下单独使用时的分配比之和的现象。这样的萃取体系称为“协同萃取体系”,简称“协萃体系”。反之,如混合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分配比显著小于单独使用时之分配比之和,则称为“反协同效应”。含有两种
协同反应 : 一步完成的多中心反应。其特征是:(1)反应进行的动力是加热或光照,反应不受引发剂或抑制剂及溶剂极性的影响,也不被酸或碱所催化; (2)反应进行时,有两个以上的键同时断裂或形成,为多中心一步反应,不形成任何活性中间体; (3)反应时作用物的变化有突出的立体选择性;(4)在反应过渡态中原子排列高度有序。该反应的机理
协萃剂 : 在含有两种萃取剂的协萃体系中,如萃取剂乙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单独使用时的分配比比萃取剂甲单独使用时的分配比小,但在甲中加入乙后,分配比大大提高,则称乙为甲的协萃剂。例如,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 HP)从硫酸溶液中萃取六价铀时,加入磷酸三丁酯(TBP)后,使分配比大大提高,此时TBP就是HDEHP的协萃剂。
西里瓦诺夫试验法 : 一种检验酮糖的方法。将约0.01克间苯二酚溶于10毫升水中,然后加入10毫升浓盐酸混和,即得西里瓦诺夫试剂。取0.5~1毫升所要试验的糖水溶液于试管里,加入2毫升上述新鲜制备的试剂,然后将试管浸在沸水浴里加热2分钟。若溶液呈鲜红色则为酮糖,如溶液呈黄色或玫瑰色则为醛糖。其反应原理是: 五碳酮糖在盐酸存
西奇威克 : 英国化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化学学会会长、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1927年著成《价电子理论》一书,发展了*路易斯和*兰茂尔关于无机化合物化合价的理论,强调了玻尔-卢瑟福原子模型的重要意义。在氮的有机化学、化合价、电子学说、结构化学、波动力学、共振理论等方面有深
西符碱 : 醛或酮与伯胺经脱水缩合反应制得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式 RR′C=NR″,式中R、R′可以是烷基或芳基,R″可以是氢或烷基。一般是无色结晶,有特定熔点。极弱碱。对碱稳定,遇稀酸水解成原来的醛或酮与伯胺,还原成仲胺:利用醛或酮与伯胺易生成有特定熔点的西符碱及易水解、还原的特点,常用以提纯,分离,鉴定醛、酮、伯胺及
死体积 : 指色谱过程中惰性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流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即色谱柱内填充物颗粒间的空隙、整个色谱仪管路接口间的空隙以及检测器中的空隙之总和。通常用VR°表示。当流速一定时,可用*死时间和流动相流速加以计算:VR°=tR°·F F为经校正后的流动相在柱内的平均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