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矾

    矾 : 组成为M2ⅠSO4·M2Ⅲ(SO4)3·24H2O或MⅠMⅢ(SO4)2·12H2O的水合式硫酸复盐的总称。其中MⅠ可以是Na,K、Rb、Cs、NH4、Tl、Ag、肼、羟胺等一价正离子,MⅢ可以是Al、Cr、Fe、Ga、In、Mn、Co、Rh、Ir、Ti、V等三价正离子。通常所说的明矾系指钾铝钒而言;较重要者还有铵铝矾。此外,还有钠明矾(钠铝矾)、铷铝矾、铯铝矾、铊

    0
  • 枣红色基GP
    枣红色基GP

    枣红色基GP : 又称邻硝基对甲氧基苯胺、4-氨基-3-硝基茴香醚、硝基茴香胺、C.I. Azoic diazo componen 1、C.I. 37135。从水或乙醇中析出者为暗红色棱柱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168.16。熔点129℃。溶于水、乙醇、乙醚及丙酮,也溶于二噁烷。用途: 用作棉、粘胶织物印染时的显色剂;医药及香料原料。制法: 以对氨基茴香醚为原料,

    1
  • 茋染料
    茋染料

    茋染料 : 含有茋结构代表性茋染料为4,4′-二氨基茋-2,2′-二磺酸钠-N,N′(4,4′-二乙氧基苯亚胺)[1](参见“直接冻黄G”),商品名: C.I.Direct Yellow12。[1]是由4,4′-二氨基茋-2,2′-二磺酸经过偶氮化及苯酚偶联反应,最后乙基化而成。如果不经过偶联反应则得到类似染料。C.I.Direct Orange 39为不经过偶联反应的茋染料,它是

    0
  • 茋系荧光增白剂
    茋系荧光增白剂

    茋系荧光增白剂 : 1935年英国ICI公司发现用4,4′-双(三嗪基-2-氨基)茋-2,2-二磺酸衍生物水溶液处理精制的木棉具有明显增白效果。此后,各种荧光增白剂相继出现在市场。C.I.荧光增白剂28[1]便是其中的一种,[1]式中X=—NH2,Y=—N(C2H4OH)2。它对木棉、人造丝、纸张等均具有良好增白作用。上述增白剂属于茋系增白剂,主要用于纤

    0
  • 茁长素
    茁长素

    茁长素 : 又称植物生长调节剂。茁长素属于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植物的折光性是由于在植物体内的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的非均匀性的存在而引起的。荷兰的K(o|¨)gl从人尿中分离出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命名为杂茁长素,实质它是β-吲哚基乙酸(IAA)[1]。[1]是利用发酵生产出来的。具有与IAA相类似结构的许多化合物

    0
  • 茚满型麝香
    茚满型麝香

    茚满型麝香 : 茚满型麝香系指具有茚满[1]结构的二环无硝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麝香的香气。本系化合物最早是在硝基麝香的研究中发现的。如果只是具有[1]那样的结构,并无香气。在本系化合物中,芳环及脂肪环上,均必须至少有一个甲基取代基存在,如[2],才能有麝香香气。但是芳环上的甲基过多,则麝香香气明显减弱;如果芳环只有

    0
  • 苹果酸
    苹果酸

    苹果酸 : 又称羟基丁二酸、羟基琥珀酸。其左旋体存在于苹果中,故名。此外,还存在于其他水果及槭树中。有旋光性,自然界多为l-体,合成品为dl-体,d-体较少见。从丙酮中析出者为无色或白色三斜晶系结晶。无嗅。有酸味。相对分子质量134.09。l-体: 相对密度1.595。熔点100℃。140℃时分解。比旋光度-2.3(c=8.7%)。不溶于苯,20℃

    2
  • 苯磺酰氯
    苯磺酰氯

    苯磺酰氯 : 氯磺酰苯。无色油状液体,或斜方晶系结晶。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分子质量176.62。相对密度1.3482(15/15℃)。熔点14.5℃。沸点251~252℃(分解)、177℃(1.33×104Pa)、120℃(1.33×103Pa)。折射率1.5520。不溶于水,溶于乙醚,易溶于乙醇。本品有毒,刺激皮肤、眼睛和粘膜,有腐蚀性,能引起灼伤。大鼠经口LD501960mg/kg

    0
  • 苝颜料
    苝颜料

    苝颜料 : 最早制成的苝颜料是1912年由M. Kardos以萘亚胺为原料经过碱熔所得的一种紫红色化合物,即苝四羧酸二酰亚胺。1950年后,苝颜料得到迅速发展。这类颜料的母体结构几乎都是带有N,N-取代的3,4,9,10-苝四羧二酰胺[1]。式中R可以是H、烷基或带有取代基的苯基。苝颜料一般呈红色、棕色、黑色,以红色为主。具有优良的耐化学

    0
  • 苯螨特
    苯螨特

    苯螨特 : 又称乙基-O-苯甲酰基-3-氯-2,6-二甲氧基苯基肟、3-氯-α-乙氧基亚胺基-2,6-二甲氧苄基苯甲酸酯、Citrazon、Azomate。白色结晶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363.79。熔点73℃。不溶于水,20℃时在其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g/100g)为: 苯650、二甲苯710、己烷80、二甲基甲酰胺1.46。大鼠经口LD501500mg/kg。用途: 用作农药杀螨

    2
  • 尼尔森
    尼尔森

    尼尔森 : 瑞典化学家。就读于乌普萨拉大学。曾任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农学院教授。1879年发现元素钪。制得高纯度的金属钛,合成出氧化钍。还通过精确测定铍的原子量与比热,确定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正确位置。晚年致力于研究土壤改良及肥料等。著有《钪的发现》等。

    0
  • 尼龙盐
    尼龙盐

    尼龙盐 : 由等当量的己二胺和己二酸生成的盐。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生成尼龙66的反应,需要保持二元胺和二元酸的等当量比,因此采用先成盐后缩聚的办法。为生产尼龙66的母体。

    0
  • 尼龙66
    尼龙66

    尼龙66 : “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的俗称。一种热塑性树脂。化学式NH(CH2)6—NH—CO—(CH2)4—COn。 白色固体。比重1.14。熔点264℃。不易燃烧,有自熄性。不溶于一般溶剂,仅溶于苯酚、间甲苯酚等中。机械强度和硬度很高,刚性很大。可用作工程塑料。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先制成尼龙盐再经缩聚而得。用作机械附件,如齿轮、润滑轴承

    7
  • 尼龙6
    尼龙6

    尼龙6 : “聚己内酰胺”的俗称。国外商品名“卡普隆”。化学式NH(CH2)5COn。 比重1.14。 熔点约210~220℃。溶于苯酚、蚁酸、二甲苯酚等。电绝缘性优良。对酸、碱等化学品的耐腐蚀性尚好。耐光性较差。可用作工程塑料。由ω-氨基己酸及己内酰胺经水解聚合而得。可作精密机器的齿轮、外壳、软管、耐油容器等,也可用于制纤维(

    0
  • 丝心蛋白
    丝心蛋白

    丝心蛋白 : 蚕丝中心部分的纤维状蛋白质。黄色丝样有光泽的物质。分子中丝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很高。肽链主要形成平行的β-折叠片层结构。不溶于水而溶于强酸、强碱中。家蚕和柞蚕的丝心蛋白是丝绸的原料。

    1
  •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 符号Ser。学名“α-氨基-β-羟基丙酸”。含有羟基的脂肪族中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分。化学式OHCH2CH(NH2)COOH。分子量105.10。DL-型呈单斜柱形小叶晶体。熔点228℃。等电点5.68。L-型比旋光度[α]D25-7.5°(C=1~2%,于水中)。溶于水而不溶于醇、醚。主要从精蛋白和丝胶蛋白水解液提取制得。

    0
  • 皮克特
    皮克特

    皮克特 : 瑞士药物化学家。日内瓦大学毕业。曾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委员。早年研究植物碱的组成和合成,证实尼古丁的化学结构式,并合成出尼古丁等。后发现羰基化合物和β-芳基乙胺的缩合反应。晚年专攻烃化学。著有《植物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等。

    0
  • 半导体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具有能量分辨本领好、分辨时间短等特点。常用的有两种类型:(1)金硅面垒型。它是在一块n型硅单晶片上喷涂一层金膜,在金硅交界面附近形成一个高阻区;(2)锗(或硅)锂漂移型。它是将适量的锂均匀地漂移进一块p型锗(或硅)单晶,形成一个相当厚的高阻区。工作时,探测器

    0
  • 半微量有机技术
    半微量有机技术

    半微量有机技术 : 一种有机实验方法。按消耗试剂和材料的多寡通常可分成三大类:常 量固体用量液体用量1~200g5~200g半微量100~1000mg1~5g微量100mg以下1g美国化学家西龙尼斯(Nicholas.D.Cheronis)首先推荐半微量有机实验技术。优点如下: (1)节约药品:每次实验所用试剂为常量的1/5~1/10,大大降低实验费用,使实验易于开展

    0
  • 司可巴比妥钠
    司可巴比妥钠

    司可巴比妥钠 : 亦称“司可那”。学名“5-烯丙基-5-(1-甲基丁基)巴比妥酸钠”。分子式C12H17N2NaO3。分子量260.27。白色粉末。无臭,味苦。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由丙二酸二乙酯通过烷基化、缩合环化、烯丙基化、成盐等步骤制得。为短时间起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服后迅速入睡,持续2~4小时。用于治疗失眠症及麻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