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增稠机理

浏览: 34

导读:表面活性剂一般是由疏水基和亲水基两部分组成。分子中具有不对称的结构,一部分易溶于水,常见的基团有羧基、硫酸基、磺酸基和季


表面活性剂一般是由疏水基和亲水基两部分组成。分子中具有不对称的结构,一部分易溶于水,常见的基团有羧基、硫酸基、磺酸基和季铵基;另一部分不溶于水,一般含有C8~C18碳的直链烃。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排列变化图:


 CMC:临界胶束浓度


常见的几种胶束类型示意图: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胶束会组合成液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溶液中随表面活性剂量的增大,通常其排列变化如下:



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中,增稠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添加电解质,如NaCl;

2、添加小分子增稠剂,如638、DOE120;

3、增加表面活性剂浓度或复配其它表面活性剂,如6501、CMEA、CMMEA。


01添加电解质(NaCl)


 



0638的增稠机理

 



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稠机理


 


常规表面活性剂增稠机理俯视图:


 


表面活性剂溶液胶束:

1、表面活性剂胶束:低聚体、球状胶束、棒球、状胶束、六角束、层状胶束、反胶束

2、六角束时体系粘度最高

3、胶束过大则溶液变浑浊


01 影响表面活性剂溶液粘度的因素

1、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则粘度越大

2、AEO降粘、CMEA增粘

3、电解质使体系粘度增加

4、小分子有机极性物(如尿素、二甲苯磺酸盐使体系粘度降低)

5、温度升高,胶束变小,体系粘度降低

6、PEO(高分子量聚氧乙烯)可使体系20-25℃粘度最高


02 影响表面活性剂体系透明度的因素

1、表面活性剂胶束不能太大,会使体系浑浊(电解质不能太多、注意温度的影响)

2、表面活性剂胶束加溶作用使少量的“油”存在而体系透明(如香精)

3、过多电解质影响表面活性剂加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