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分子运动论
    气体分子运动论

    气体分子运动论 : 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建立起来的联系气体微观粒子行为和宏观现象的初步理论。它以气体中大量分子作混乱运动的观点为基础,根据力学定律和统计规律来说明气体的性质。这理论阐明压力是大量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碰撞而产生的统计平均效果; 大量气体分子的平均移动能仅决定于温度。从这些概念可导出压力p、摩尔体积V、

    0
  • 气体温度计
    气体温度计

    气体温度计 : 利用气体的压力或体积随温度而改变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有定容和定压两种。前者根据气体的压力随温度而改变的规律来测定温度; 后者根据气体的体积随温度而改变的规律来测定温度。用接近*理想气体的氢(或氦)制成的温度计称为氢温度计,其准确度较高,测量范围较广。氧温度计可用于测定液氮的温度。

    0
  •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 : 俗称“色谱仪”。进行气相层析的一种仪器。能自动描绘被测物质经层析柱(色谱柱)分离出来的不同组分的谱峰。根据*保留时间可进行定性分析,测量谱峰面积或峰高可进行定量分析。仪器由层析、检测、记录(亦有附微处理机)等系统组成。常用的有热导检测器和氢焰检测器。此外,还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和热

    0
  • 气体扩散法(同位素分离)
    气体扩散法(同位素分离)

    气体扩散法(同位素分离) : 利用气体通过多孔膜来分离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一种方法。是目前工业上大规模生产铀-235的主要方法。基本原理是:铀的两种重要同位素铀-235和铀-238的氟化物(六氟化铀),由于质量不同,故分子运动速度也不一样,较轻的六氟化铀-235的分子运动速度略大于较重的六氟化铀-238分子运动速度。如图,当两者

    0
  • 气体水合物
    气体水合物

    气体水合物 : 一种由气体(惰性或活性)与水所形成的*笼状化合物。结晶状固体,不溶于水。可直接由气体与液态的水在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下相接触而形成。随着气体性质的不同,每个气体分子可结合六至十八个水分子。常见的有乙烷、乙烯、丙烷、异丁烷的水合物,以及甲烷、氟碳冷冻气体、一氧化二氮、乙炔、氯乙烯、一氧化碳、

    0
  • 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 : 亦称“启普气体发生器”。实验室中常用以发生硫化氢、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玻璃仪器。形状如图,中部球形1内盛固体药品 (如硫化亚铁、锌粒或大理石),从安全漏斗2加入酸液(一般为稀盐酸),当酸液充满底部,和中部的固体药品接触后,即发生作用,生成的气体自活塞3中逸出。不用时将活塞关闭,由于生成的气体在密闭器中

    0
  • 气体分析器
    气体分析器

    气体分析器 : 利用各种气体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测定气体组成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的分析仪器。参见“气体分析”。

    0
  • 气体常数
    气体常数

    气体常数 : 表征理想气体性质的一个常数。是单位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力p和体积V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T的比值。对于不同的气体其值不同。若气体的量以摩尔来计算,则对于任何理想气体其值均相同,常用R表示,R=pVm/T,式中Vm为摩尔体积,这时称为“普适气体常数”或“通用气体常数”,其数值为:R=8.3144焦/(摩·开)=0.08206大气压·升/(

    0
  • 气压方程式
    气压方程式

    气压方程式 : 气压随地面高度变化的公式。可表述为:ph=p0exp[-(Mgh)/(RT)]。式中p0和ph分别为高度等于零(地面)和h处的气压,M为气体的分子量(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取29),g为重力加速度,R为气体通用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例如,当地面的气压等于1.013×105帕时,则温度平均为298K的1,000米高空处的气压等于104帕(0.892大气压)。此式

    0
  • 气敏电极
    气敏电极

    气敏电极 : 离子选择电极之一。对某种气体组分有选择响应的电极。通常由一层透气膜和一支选择电极组成,透气膜能允许某种气体渗入。在透气膜和离子选择电极膜之间充以某种电解质溶液,当气体扩散通过透气膜进入离子敏感膜表面与透气膜之间的极薄液层时,引起离子活度的变化,其电极电位亦随之而变化,因而反映出与之接触的该气体

    0
  • 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 : 利用各种气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来测定气体组成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的一种分析方法。所用仪器类型有: (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 (如气体的热导率不同、某些气体对红外光谱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等) 而制成的热导式气体分析器和红外气体分析器等。常用于化肥工业中测量氮氢混合气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

    0
  • 气溶胶
    气溶胶

    气溶胶 : 以液体或固体为分散相而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溶胶。固体分散在气体中的系统通称为烟,而液体分散在气体中的系统则通称为雾。烟和雾有时很难区分,因有些系统如由一些物料燃烧生成的烟,难免有一些液滴冷凝在固体颗粒上,而雾的细小液滴也往往有些固体微粒分散在其中,所以常把烟和雾合称为“气溶胶”。由于大多数情况都以

    0
  • 气泡室
    气泡室

    气泡室 : 一种探测高能粒子运动径迹的仪器。在一能耐高压的容器中,装有透明的液体(如氦、氢、丙烷、戊烷等)。被压缩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突然减压而处于过热状态。当有能产生电离作用的粒子通过时,就发生沸腾。结果在粒子经过地方,产生不少气泡,从而显示出粒子的径迹。由于气泡室原则上兼有核乳胶和云雾室两者的优点,故

    1
  • 气室法
    气室法

    气室法 : 定性分析方法之一。鉴定NH4+离子的特效方法。在一水浴上放置一块表玻璃,滴入被测试液2~3滴,在另一表玻璃凹面上贴一小片润湿的石蕊试纸,随后在试液中滴入数滴10%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盖上贴有石蕊试纸的表玻璃,如图。如果石蕊试纸由红变蓝,说明试液中有NH4+离子存在:NH4++OH=H2O+NH3↑。因气室小而密封程度好,用本法

    6
  • 气体
    气体

    气体 :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自发充满任何容器的物质。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故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都在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它们不断和器壁碰撞而产生压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压力就越大。气体的扩散、热传导和粘滞性等都与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有关。任何气体都可用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在*临界温度

    0
  • 气化热
    气化热

    气化热 : 又称“气化潜热”。单位质量或1摩尔液体在温度恒定下气化为饱和蒸气时吸收的热量或焓的变化。当蒸气在同样温度下凝结为液体时,则放出同样数量的热(取负值)。气化热随液体种类不同而异,主要决定于液体中分子间力的大小。例如,非极性的苯,*正常沸点时的气化热为30.76千焦·摩-1,而水由于有强的氢键,正常沸点时的气化

    3
  • 毛细管粘滞计
    毛细管粘滞计

    毛细管粘滞计 : 用毛细管流动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玻璃仪器。有奥斯特瓦尔德型和乌贝洛德型两种。每次测定时,前者要求在粘滞计内放入等体积量的液体;后者则无此要求。两者都只能测定液体的相对粘滞系数,即在恒温下比较待测液体和参比液体通过同一根玻璃毛细管所需的时间,再分别测定两种液体的密度,然后用*泊肃叶定律来计算

    1
  • 毛细管凝结
    毛细管凝结

    毛细管凝结 : 被吸附的蒸气在多孔性吸附剂的孔隙内凝结为液体的现象。一液体如能润湿吸附剂,则孔内液面呈凹形,按*开耳芬公式计算,孔内液体的蒸气压小于平液面的蒸气压。孔半径越小,蒸气压亦越小。所以被吸附蒸气在小于平液面蒸气压的情况下,能在吸附剂毛细管孔内凝结为液体。以此可解释*吸附等温线上吸附量随压力急剧上升的

    1
  • 毛细管上升法
    毛细管上升法

    毛细管上升法 :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法之一。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h与其表面张力σ的关系式为:。式中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r为毛细管半径,θ为液体与管壁的接触角。水与玻璃的θ可取为0°。水银与玻璃的θ约为180°,cosθ为负值,故h也为负值,即水银在毛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是下降的。当温度较高时应以液、气两相的密度

    0
  • 毛细管噪音
    毛细管噪音

    毛细管噪音 : 极谱分析中由毛细管所引起的噪音。产生于汞滴滴落时,由于毛细管中汞线收缩,而引起靠近管壁的溶液与汞线形成一不规则的薄液层,从而产生不规则的电解电流和电容电流所致。这种噪音往往比整个仪器的噪音高几倍,严重影响微量分析的灵敏度。目前为消除这一噪音,在有些仪器上使用了特殊的管端口径放大的毛细管,或在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