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 物质本身的属性谓之性质。凡物质的某种性质必须在其分子(或晶体)起化学反应(化学组成改变)时方显出者,即属于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质、还原性质、酸性、碱性、化学稳定性等。

    0
  • 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 : 同一类型的磁核由于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在核磁共振谱上显示出的不同的吸收峰之间的差距。设一标准化合物为原点,则测出某一峰与原点的距离,就是该峰的化学位移。化学位移依赖于磁场强度。如采用四甲基硅烷(TMS)为标准化合物,当核磁共振仪所用频率为60兆赫时,乙醚中CH3的H对TMS的化学位移为69赫;当所用频率

    0
  • 化学冷光
    化学冷光

    化学冷光 : 指放热的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处于各种激发态(电子激发态、振动激发态、转动激发态)的产物分子,当它们回到基态或其他中间能态时发射的辐射。一般处于振动激发态与转动激发态的产物分子在回到基态时发射的辐射是远红外化学冷光。研究这种冷光可测定涉及分子内部运动的微观反应速度常数kv,J[kv,J是指产生处于特定的振

    0
  •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 有新物质形成的一种变化类型。变化时,物质的原子、离子、基团或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即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特征均改变。参见“化学反应”。

    0
  • 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 : 在气-固吸附中固体表面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化学键性质的吸附。吸附时放热量较大,可达万焦·摩-1以上,接近于化学反应热。吸附剂对气体的选择性很大。吸附层常只有单分子厚。吸附和解吸(吸附的逆过程)的速度慢,即吸附的活化能大。温度对吸附速度影响大,在低温下不易达到吸附平衡。例如,100℃下木炭对氧的

    0
  • 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 : 电池的一种。主要部分包括有正、负两个电极与电解质,其中两个电极的化学性质不同。电动势来自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取决于电极的性质与电解质的活度。例如,对铜锌电池Zn |ZnSO4|CuSO4|Cu,根据*能斯脱公式可得电动势,式中E°等于标准电极位εσu2+,σu°与εZn2+,Zn°之差,为法拉第常数,aZn2+、aσu2+分

    0
  • 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 : 亦称“化学发光反应”。利用化学方法,产生可见光亮的过程。使起化学发光的物质称“发光剂”。例如,在容量分析时,被滴定溶液中加入一些能起化学发光反应的物质,通过该物质在滴定到达终点时使全部溶液出现可见的光亮(无论被滴定溶液本身是深色或浑浊)。以此来指示滴定反应的终点。化学发光剂类型较多,主要有酰肼类

    0
  •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 : 亦称“化学作用”。一种或多种物质改变化学组成、性质和特征成为与原来不相同的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变化。按进行的方式可分: (1) 化合,如2H2+O2→2H2O,C2H2+2Br2→C2H2Br4,2NH3+H2SO4→(NH4)2SO4; (2) 分解,如2NH3→N2+3H2,2KNO3→2KNC2+O2,NH4NO3→2H2O+N2O; (3)置换反应,如Zn+2HCl→ZnCl2+H2,2NaBr+Cl2→2NaCl+

    0
  •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的正向和逆向速度相等时系统的组成趋于定值,不随时间变易的状态。化学平衡的状态取决于反应的条件,如果条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例如,400℃及3.04×107帕下,1:3的氮氢混合气将发生合成氨反应,N2+3H2→2NH3,当达到平衡时,氨的含量为48.2%。如果降低温度或增高压力,氨的含量还将继续增加,则平衡

    0
  •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 :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确定物质化学成分或组成的方法。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根据被分析物质试样的用量分为: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定性分析一般采用半微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常采用常量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分析速度,已更广泛地应用物理和物

    0
  • 化学键
    化学键

    化学键 : 十九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逐步形成的关于分子或原子团中原子间相互吸引而连结起来的一个概念。分子结构理论提出后,开始用短直线来表示化学键。二十世纪电子理论出现后,化学键表示分子或原子团中,或原子在形成原子团时,各原子间因电子配合关系而产生的相互结合。通常可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种基本类型,但也有将金属

    0
  • 化学式
    化学式

    化学式 : 用化学符号表示各种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式子。包括分子式、实验式、示性式、结构式等。例如,苯的分子式为C6H6,氯化钠的实验式为NaCl,醇类的示性式为ROH,异戊二烯的结构式为。

    0
  • 化学位
    化学位

    化学位 : 自由焓的*偏摩尔量。 符号μi。μi=i=(∂G/∂ni)T,P,nj≠i。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证明: 当化学反应 (例如N2+3H2→2NH3)进行时,反应物的化学位与计量系数的乘积必定大于产物的化学位与计量系数的乘积(μN2)+3μH2)2μNH3);当发生相变化,组分i由α相转移至β相时,α相中i的化学位必定大于β相的化学位(

    2
  • 化合量
    化合量

    化合量 : 一般指元素的*当量。

    0
  • 化学
    化学

    化学 : 自然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物质(单质及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与科学实践。我国古代在陶瓷、冶炼、染色、制盐、酿造、造纸和火药等化学工艺及炼丹方面均有辉煌的成就,有的经中东传入欧洲。国外化学知识发展最早的是埃及(化学一词的埃及文是chômi),后经希腊、罗马

    0
  •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所组成的物质。有确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于它的组成元素。任何给定数量的化合物都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一般讲它具有一定的或者固定在某一狭小变动范围内的组成。化合物中元素的原子数比例可用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的元素用简单的物理方法或机械方法不能分离,只有通过化学处理、加热或

    0
  • 化合
    化合

    化合 : 化学反应类型之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形成一个成分较复杂的化合物的反应。例如:

    0
  • 气相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 简称“气相层析”。一种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气体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或化合物。利用分离柱中的吸附剂或固定相对各种气态物质在流动气体推动下反复地进行吸附或分配而使之分离,再经检测、记录系统达到分析的目的。根据所用固定相状态的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和“气液色谱法”

    0
  • 气泡最大压力法
    气泡最大压力法

    气泡最大压力法 :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法之一。液面下鼓出气泡所需的压力差⊿p与液体的表面张力σ和气泡的曲率半径r之间的关系,可用拉普拉斯公式表示,即⊿p=2σ/r。气泡形成到逸出的过程中,它的半径有一个由大变小再变大的曲折过程,其中最小的半径等于毛细管内半径,与此对应的⊿p为极大值。用一定半径的毛细管,测定气泡逸出的

    0
  •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 : 简称“色质联用”。将色谱分离技术和质谱鉴定技术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种新分析方法。将两者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可快速、灵敏地检测多组分试样,目前已成为有机物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法得以实现的关键是两种设备(色谱柱和质谱仪)的连接。由于气相色谱通常在常压下进行,各组分都在载气存在下流出分离柱,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选择咨询类型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