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基对乙氧基苯胺 : 俗名非那西丁、又名乙酰替乙氧苯胺 无色有光泽的片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熔点134~136℃。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乙醚,溶于乙醇、氯仿。饱和水溶液呈中性反应。由对硝基氯苯经置换、还原和乙酰化而制得。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神经痛等 。
α-乙酰基-γ-丁内酯 : 无色透明稍粘的液体,具有酯类气味。相对密度1.846,熔点-13~12℃,沸点96℃(3×133.322Pa)。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体积),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一接触铁,即呈现蓝~蓝紫色。由γ-丁内酯与醋酸乙烯通过克莱森(Claisen)缩合,或将乙酰乙酸甲酯与环氧乙烷经缩合及闭环而制得。主要用于合成维生素B的原料。
乙酰胺 : 俗名醋酰胺 无色晶体,纯品无臭,工业品有鼠臭,易潮解。相对密度1.159,熔点82℃,沸点223℃。溶于水和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呈中性反应。能与强酸作用生成盐类; 氨基上的氢原子能被金属取代,例如汞替乙酰胺(CH3CONH)2Hg; 在有酸或碱存在下与水共沸生成氨和相应的酸。由氯化乙酰、醋酐或乙酸乙酯和氨作用而制得。用作
乙酰胆碱酯酶 : 又名真胆碱酯酶 能催化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和乙酸。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神经组织中,与神经冲动的正常传递有关。有机磷农药和一些化学毒剂是通过抑制此酶而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的。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 无色液体,无臭味。相对密度1.046,沸点173℃,闪点204,4℃,折光率1.441。挥发度极低。具有耐水作用。由柠檬酸与丁醇经酯化反应和与乙酸酐经乙酰化反应而制得。用于有机合成。适用于制备特殊性能的塑料,是食品包装用塑料的增塑剂。
乙酰柠檬酸三乙酯 : 无色粘稠状液体,几乎无臭味。相对密度1.185~1.189,沸点132℃(1×133.322Pa) ,折光率1.438(25℃) ,闪点188℃。耐光性良好。由柠檬酸经乙醇酯化再经醋酐酰化而制得。用作纤维素树脂的增塑剂,特别适用作乙基纤维素树脂增塑剂,又可用于制油漆和偏二氯乙烯树脂的稳定剂,以及制油漆的原料。
乙酰苯胺 : 俗名退热冰 白色有光泽的片状晶体。相对密度1.2105,熔点114~116℃,沸点305℃。溶于热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甘油和苯。可由苯胺与冰醋酸共热而制得。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纤维漆、合成樟脑等。
亚砷酸盐 : 有偏亚砷酸盐和正亚砷酸盐之分。化学通式分别为MⅠAsO2和M3ⅠAsO3(MⅠ代表一价正离子)。具毒性。碱金属的亚砷酸盐如亚砷酸钠(NaAsO2)、亚砷酸钾(KAsO2)等,都易溶于水。重金属的亚砷酸盐,如黄色的亚砷酸银(Ag3AsO3)则几乎不溶于水。绿色的亚砷酸铜[Cu(AsO2)2]可用作杀虫剂(以前曾用作绿色颜料,因有毒现已不用)。
亚磷酸 : 化学式H2(HPO3)。分子量82.00。磷的含氧酸。有正亚磷酸(H3PO3)、焦亚磷酸(H4P2O5)和偏亚磷酸(HPO2)三种,通常是指比较稳定的正亚磷酸。无色或白色晶体。在空气中极易潮解。有类似大蒜气味。比重1.651(21.2℃)。熔点73.6℃。180℃以上分解为磷酸(H3PO4)和磷化氢(PH3)。吸收空气中的氧缓慢转变为正磷酸(H3PO4)。易溶
亚磺酸 : 亚磺酸基(—SO2H)与烃基(—R)相连接的化合物的总称。通式R—SO2H。例如,甲亚磺酸(CH3SO2H)、苯亚磺酸(C6H5SO2H)。一般为油状液体或结晶。低碳原子数亚磺酸易溶于水。呈酸性,酸性较羧酸强,但比磺酸弱。不稳定化合物,易被氧化成磺酸。同时还可进行自身氧化还原 (歧化反应),亚磺酸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砜:可由磺酰氯经
亚碲酸 : 化学式H2TeO3。分子量177.61。白色无定形固体,其组成可用XTeO2·YH2O表示。定组成的游离酸尚未制得。比重3.05。40℃分解。具有二性。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水、氨水,溶于强酸、强碱。溶于强酸生成相应酸的盐,溶于强碱生成亚碲酸盐。在热水中失水并形成同多酸。室温时易失水成为二氧化碲。由亚碲酸钠的水溶液酸化或将碲
亚硫酸 : 化学式H2SO3。约含6%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其中一部分与水化合生成亚硫酸。无色液体。有窒息性二氧化硫气味。比重约1.03。为硫的含氧酸,其中硫为正四价。仅存在于水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逸出二氧化硫,加热时更甚,故宜在需用时配制。在空气中逐渐氧化成硫酸。是二元酸,18℃时其二级酸离解常数为k1=1.54×10-2,k2=1.0
亚硝酸 : 化学式HNO2。分子量47.01。三价氮的含氧酸。酸酐为三氧化二氮(N2O3)。无游离态,仅存在于稀溶液中,呈无色溶液。为一弱酸,酸离解常数k=4.6×10-4(12.5℃)。加热后分解为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由无机强酸与亚硝酸盐作用而制得。用于有机合成工业。
亚麻酸 : 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族三烯酸。学名“9,12,15-十八三烯酸”。化学式CH3(CH2CH=CH)3CH2(CH2)6COOH。分子量278.44。无色液体。比重0.914 (18/4℃)。熔点-11℃。沸点230~232℃(133.32帕)。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以甘油酯形式存在于亚麻仁油(含量25~58%)、苏子油等干性油中。工业上由亚麻仁油经皂化、
亚甲蓝 : 亦称“次甲蓝”、“美蓝”。学名“氯化3,7-双(二甲氨基)噻咛”。分子式C16H18ClN3S·3H2O。分子量373.90。深绿色结晶或绿棕色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及乙醇,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由对氨基-N,N-二甲苯胺为原料制得。解毒及诊断用药。用于苯胺和苯胺类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氢化物及硝酸盐中毒的解救。亦可用于肾
亚油酸 : 亦称“罂酸”。学名“(Z,Z)-9,12-十八-二烯酸”。分子式C18H32O2。分子量280.45。一种不饱和高级脂肪族二烯酸。以它的甘油酯形式存在于棉子油(含量40~48%)、大豆油(含量50~59%)、亚麻油(含量30~43%)等干性油与半干性油中。无色油状液体。比重0.9038(18/4℃)。熔点-12℃。沸点202℃(186.65帕)。折光率1.4699。碘
亚砷酸 : 三价砷的含氧酸。存在于三氧化二砷的水溶液中。有偏亚砷酸和正亚砷酸之分。通常指偏亚砷酸HAsO2。酸离解常数:kA=6×10-6(HAsO2⇌H++AsO2-),碱离解常数:kB=10-14(HAsO2 ⇌AsO++OH-)。固体游离酸不存在;只有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