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硫醚
    乙硫醚

    乙硫醚 : H5C2—S—C2H5 又名二乙硫 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大蒜臭味。相对密度0.837,熔点-99.5℃,沸点92~93℃。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有较强的亲核性,可与卤代烷形成相当稳定的锍盐(R3S+X-)。由硫酸钾乙酯与硫化钾加热反应,经蒸馏而制得。用于有机合成等。

    0
  • 乙硫醇
    乙硫醇

    乙硫醇 : 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和难闻的大蒜臭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0-11克/升时即能为人所感觉。相对密度0.839,熔点-121℃,沸点36.2℃。微溶于水,在100毫升水中只溶解1.5克,溶于碱水、乙醇、乙醚。酸性比相应的醇强的多,由氯乙烷与硫氢化纳在乙醇溶液中共热而制得。可用于合成农药及作为指示机械过热的警报剂等。

    2
  • 乙烷
    乙烷

    乙烷 : 无色无味的气体。相 对 密 度0.572 (-108℃) ,熔 点-183.23℃ (三相点) ,沸点-88.63℃,闪点-135℃。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与甲烷化学性质相似,不甚活泼。天然气中含有少量乙烷。乙烯催化加氢是生产乙烷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室是以碘甲烷为原料用武慈法制备。它可用于生产氯乙烷和乙烯等,也用作燃料气。

    3
  •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 由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而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随着醋酸乙烯酯含量增加,弹性、柔软性、粘合性、互溶性、透明性、溶解性也提高。醋酸乙烯酯含量小于10%时,比聚乙烯柔软,而冲击强度好,用作重包装袋和薄膜以及注射模塑鞋底等。醋酸乙烯酯含量在10~20%透明性良好、耐寒、耐应力裂开,用作农业薄膜、导

    0
  • 乙烯酮
    乙烯酮

    乙烯酮 : CH2=C=O 无色气体,有不适意的味道。熔点-151℃,沸点-56℃。微溶于乙醚、芳烃、卤代烃、酮类和酯类,溶于乙醇。化学性质很活泼。在气态时不能储藏和装运,易聚合。能与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作用。由丙酮经热解或将醋酸蒸气通过500—600℃的管子而制得。主要用作乙酰化剂。

    1
  • 乙烯基树脂
    乙烯基树脂

    乙烯基树脂 : 由含有乙烯基的单体聚合而成的树脂性物质。多数具热塑性。主要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四氟乙烯等,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主要用于制塑料、胶粘剂和合成橡胶等。

    0
  • N-乙烯基咔唑
    N-乙烯基咔唑

    N-乙烯基咔唑 : 白色结晶。熔点64℃,沸点140—150℃。纯净时极易起聚合反应,在80℃时只需20分钟即可完成,而含有酚类杂质则需20—30小时方可完成。聚乙烯基咔唑为棕色树脂,成薄片时为半透明状。约150℃时软化,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热,耐稀酸、稀碱,不溶于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油类,溶于氯苯、酮类并膨胀。聚乙烯基咔唑用

    2
  • 4-乙烯基吡啶
    4-乙烯基吡啶

    4-乙烯基吡啶 :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贮存过程中常变为红至深棕色。沸点59℃(12×133.322Pa,部分分解) 。可由4-乙基吡啶脱氢而制得。用于有机合成如制各异烟酸等。

    1
  • 2-乙烯基吡啶
    2-乙烯基吡啶

    2-乙烯基吡啶 : 无色或淡褐色液体。相对密度0.976,沸点79-82℃(29×133.322Pa)。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微溶于水。与高锰酸钾作用生成吡啶羧酸。与钠和乙醇作用生成2-乙基哌啶。可以2-羟乙基吡啶脱水而得,也可由乙基吡啶脱氢制取。与苯乙烯、丁二烯等共聚,可制成乙烯基吡啶改性的乳胶。与间苯二酚及甲醛等并用,可作为轮胎

    0
  • 1-乙烯基-2-吡咯烷酮
    1-乙烯基-2-吡咯烷酮

    1-乙烯基-2-吡咯烷酮 : 又名N-乙烯基-2-吡咯烷酮 无色液体。相对密度1.04,凝固点13.5℃,沸点123℃ (50×133322Pa) 。溶于水、乙醇、乙醚。易聚合形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白色吸湿性粉末,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由2-吡咯烷酮与乙炔在高压下反应而得。其聚合物为血浆代用名。聚合物与碘结合称聚乙烯酮碘,是一种没有刺激性的外

    0
  • 过氧化锌
    过氧化锌

    过氧化锌 : 化学式ZnO2·1/2H2O。分子量106.39。淡黄色粉末。比重约3.00。加热至150℃以上迅速分解。在真空中脱氧。不溶于水,但逐渐被分解。遇稀酸会分解放出过氧化氢。一种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发生燃烧。商品为白色粉末,其中过氧化锌和氧化锌大约各占一半。由过氧化钡与硫酸锌溶液作用而制得。用于医药、化妆品以及用作

    1
  • 过氧化锂
    过氧化锂

    过氧化锂 : 化学式Li2O2。分子量45.88。白色粉末状结晶或黄色颗粒状固体。比重2.14。分解温度195℃。溶于水和冰醋酸,不溶于无水乙醇。水溶液受热或在催化剂存在下即分解放出氧气。高纯的过氧化锂在常温下可长期贮存而不发生显著分解。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同时放出氧气。由过氧化氢与乙醇锂的悬浮液,或与氢氧化锂的浆

    8
  • 过氧化银
    过氧化银

    过氧化银 : 化学式Ag2O2。分子量247.74。灰黑色立方晶体或粉末。具强氧化性。比重7.44。加热大于100℃时分解为银和氧。不溶于水,溶于氨水、硝酸、硫酸。由硝酸银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与过量氢氧化钾作用而制得。用作氧化剂及制造电池原料等。

    6
  • 过氧化钾
    过氧化钾

    过氧化钾 : 化学式K2O2。分子量110.20。白色无定形固体。具刺激性。熔点490℃。遇水分解并放出氧。具有强氧化作用,与有机物接触会引起燃烧和爆炸。可由金属钾在氧气中氧化而得。用作氧化剂、漂白剂等,也用于面罩中产生氧气。

    7
  •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 化学式H2O2。结构式H—O—O—H。分子量34.01。纯品为无色粘稠液体。比重1.4422 (25℃)。熔点 -0.41℃。沸点150.2℃。丝毫未被沾污的纯净过氧化氢溶液极为稳定,但同铂黑、二氧化锰等催化剂接触时,即起剧烈分解,放出大量氧气而发生爆炸。贮存时会分解成水和氧,微量杂质(如铜、铁等重金属盐)的沾污加速其分解,可加

    0
  • 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 : 含有过氧基(—O—O—)或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的氧化物,可看作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例如,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镁(MgO2)、过氧化锌(ZnO2)、过醋酸(CH3COOOH)等。大多不稳定,容易释放新生态氧,具有强氧化性。为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接触会发火。主要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催化剂等。

    0
  • 过氧化钡
    过氧化钡

    过氧化钡 : 化学式BaO2。分子量169.34。白色或灰色粉末。有毒!比重4.958。熔点450℃。在空气中缓慢分解,600℃以上还原成氧化钡并释放出氧。不溶于水。遇水、稀酸或含水分的二氧化碳分解而形成过氧化氢。由氢氧化钡加过氧化氢或在500~520℃使氧气通过氧化钡而制得。八水合物为无色六方晶体,比重2.292,100℃时失去结晶水。用

    1
  • 过氧化钙
    过氧化钙

    过氧化钙 : 化学式CaO2。分子量72.08。白色或微黄色固体。无臭,几乎无味。比重2.92(25/4℃)。微溶于水,溶于酸产生过氧化氢,不溶于醇、醚。275℃分解。将钙盐溶液与过氧化钠作用而得。有效氧可达22%。工业品含水及氢氧化钙、碳酸钙,有效氧含量13%以上。用作氧化剂、消毒剂、杀菌剂、油类漂白剂、橡胶稳定剂等。

    0
  •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 : 化学式CH3COOOH。分子量76.05。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并带有醋酸味。易挥发。强烈刺激眼睛和皮肤。比重1.226。沸点110℃。易溶于乙醇、乙醚、醋酸和硫酸。具有弱酸性。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烯烃和己内酰胺等。其水溶液有杀菌作用。由乙醛在醋酸钴催化下氧化或用醋酸与过氧化氢作用制得(参见“过氧酸”)。有机

    20
  •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 : 化学式Na2O2。分子量77.98。黄白色粉末,加热时变黄。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比重2.805。熔点460℃(分解)。易溶于水,同时放热,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后者受热很快分解放出氧气。溶于稀酸生成过氧化氢。具强氧化性,与金属粉末和有机物等接触能燃烧和爆炸。由金属钠在不含二氧化碳的干燥空气流中加热至30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