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烯基异丁基醚
    乙烯基异丁基醚

    乙烯基异丁基醚 : CH2=CH—O—CH2CH(CH3)2 无色易燃烧的液体。相对密度0.7706(20/20℃),熔点-132℃,沸 点83.3℃。折光率1.3938。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极易着火燃烧,易聚合。由乙炔与异丙醇经催化结合而制得。其聚合物和共聚物用作外科胶粘剂,涂料、喷漆、硝化纤维素和其它塑料的增塑剂,以及化学中间体等。

    1
  • 乙烯基甲醚
    乙烯基甲醚

    乙烯基甲醚 : CH2=CH—O—CH3 无色易液化气体或无色液体。相对密度0.7500(20/20℃) ,冰点-121.6℃,沸点6℃。微溶于水,溶于乙醚和乙醇。易聚合,在工业品中常加少量阻聚剂。由乙炔与甲醇在催化剂下作用而得。其共聚物用制涂料、增塑剂以及聚苯乙烯树脂等的改进剂。

    0
  • 乙烯基甲基二氯硅烷
    乙烯基甲基二氯硅烷

    乙烯基甲基二氯硅烷 : 无色液体。相对密度1.08(25℃) ,沸点92℃,折光 率1.4270(25℃) ,闪点4.4℃。溶于乙醚和苯,遇水和醇分解。由甲基二氯硅烷与乙炔反应制备。可燃、剧毒。用作硅酮制造中的偶联剂等。

    0
  • 乙烯基甲苯
    乙烯基甲苯

    乙烯基甲苯 : 又名甲基苯乙烯 有邻位、对位和间位三种异构体,工业品是这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相对密度0.8930,熔点-77℃,沸点167.7℃。易聚合,也能与其它单体共聚。可将溴甲苯制成格氏试剂,与乙醛反应生成甲基-甲苯基甲醇,再经氢氧化钾脱水而成。也可用乙烯使甲苯烃化生成乙基甲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再脱氢而成。主要用于防

    2
  • 乙烯基正丁基醚
    乙烯基正丁基醚

    乙烯基正丁基醚 : CH2=CHOC4H9 无色易燃液体。相对密度0.7803 (20/20℃) ,冰点 -113℃,沸点94.1℃,折光率1.3997 (20℃)。微溶于水,溶于作乙醇和乙醚。化学性质活泼,易聚合。由乙炔和正丁醇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加压用而制得。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和共聚单体。

    0
  • 乙烯基乙醚
    乙烯基乙醚

    乙烯基乙醚 : CH2=CHOCH2CH3 无色易燃液体。相对密度0.754(20/20℃) ,冰点-115℃,沸点35.5℃。折光率1.3739 (20℃) ,微溶于水。性质活泼,在液相或气相时能聚合。由乙炔与乙醇在氢氧化钾催化剂存在下加压作用而制得。用作共聚单体和有机合成原料。

    1
  • 乙烯基乙炔
    乙烯基乙炔

    乙烯基乙炔 : CH2=CH—C≡CH 无色气体(常温),相对密度0.7095(0℃),沸点5℃。有麻醉性和毒性,对粘膜的刺激性很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7—73.3% (体积) 。易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在空气中也容易氧化成极不安定的过氧化物。在氯化亚铜和氯化铵存在下可与氢加成得到1,3-丁二烯。可由乙炔在氯化亚铜及氯化铵的

    2
  • 乙烯利
    乙烯利

    乙烯利 : 学名α-氯乙基膦酸 纯品是白色晶体。熔点74~75℃。溶于水、乙醇、苯、二氯乙烷,不溶于石油醚。露于空气中易潮解,,工业品是棕色酸性溶液。水溶液的pH在3以下比较稳定,pH在4以上逐渐分解,放出乙烯,对果实、叶片等有催熟作用,并有其它刺激作用。由环氧乙烷和三氯化磷作用成亚磷酸三氯乙基酯,加熟异构化,再经酸解而制

    0
  • 乙烯亚胺树脂
    乙烯亚胺树脂

    乙烯亚胺树脂 : 由乙烯亚胺及其衍生物为单体经聚合而成的树脂的总称。用于处理纸张以提高湿强度和保持其吸收能力(如滤纸) 。也可用于处理织物以提高防皱防缩性能。

    0
  • 乙烯-丙烯共聚物
    乙烯-丙烯共聚物

    乙烯-丙烯共聚物 : 乙烯与丙烯的嵌段共聚物。相对密度0.90~0.91。具有聚乙烯和聚丙烯两者的优点。耐高温、硬度比高密度聚乙烯好。耐低温,抗冲击性能比聚丙烯好。脆化温度-4.5~-16℃。抗张强度4.753×106牛顿/米2,洛氏硬度90~92,抗冲强度(44~49)×102牛顿/米。适用于制管子、薄膜、椅子和运输箱等。

    1
  • 过热液体
    过热液体

    过热液体 : 温度高于沸点的液体。过热的原因是液体内部很难产生气相。自发形成的微小气泡与液体形成凹液面,而凹液面上的蒸气压小于平液面上的蒸气压,此外,还受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故必须升高温度(过热)来提高凹液面上的蒸气压,才能在此压力下产生气泡。它是一种不稳定的介稳状态,若受到扰动或有尘屑侵入,会突然沸腾,产生大

    0
  • 过冷液体
    过冷液体

    过冷液体 : 温度低于凝固点的液体。形成的原因是新晶体相很难产生。液体中自发形成的晶体微粒与液体呈平衡时的温度,低于正常大小晶体与液体呈平衡时的温度(即凝固点)。过冷液体是一种不稳定的介稳状态。若受到扰动、有尘屑侵入或加入晶体种子,就会突然结晶,同时放出凝固热,而使温度上升到凝固点。

    0
  • 过氧酸
    过氧酸

    过氧酸 : 简称“过酸”。分子中含有过氧基(—O—O—)的酸类。可分“无机过氧酸”及“有机过氧酸”两种。前者有过硫酸等;后者和羧酸有关,以通式表示。过氧羧酸和H2O2一样是有效的氧化剂,会和烯类发生*环氧化反应(参见“普里列扎耶夫反应”),生成1,2-环氧化物,后者进一步水解成1,2-二醇类(羟基化):过氧羧酸大都不稳定,必须在

    1
  • 过电位
    过电位

    过电位 : 亦称“过电压”。即“超电压”。

    2
  • 过程
    过程

    过程 : 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过程。热力学中对过程的完整描述应包括: 系统状态变化的经过以及环境的条件。

    0
  • 迈尔,尤利乌斯·路太
    迈尔,尤利乌斯·路太

    迈尔,尤利乌斯·路太 : 德国化学家。就读于苏黎世大学、海德尔堡大学,符兹堡大学医学博士,布雷斯劳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卡尔斯鲁厄大学教授,杜宾根大学教授、校长。在1864年出版的《近代化学理论》著作中,他建议当时的化学界接受根据坎尼札罗学说求得的原子量。研究元素性质和原子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门捷列夫同年(1869年)

    0
  • 迈森海姆复合物
    迈森海姆复合物

    迈森海姆复合物 : 亦称“σ复合物”。以芳香核为负离子的一类复合物。由德国化学家迈森海姆(Jackson Meisenheimer)于1902年发现。他观察到含有吸电子基团的芳烃衍生物与含氧化合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时,能形成一种较稳定的σ复合物。以后又发现含有吸电子基团的芳烃衍生物也能与含硫或含氮的化合物形成σ复合物。如:这些复合

    2
  • 迈尔合成
    迈尔合成

    迈尔合成 : 亚硝酸钠(或钾)或亚硝酸银和卤代烷发生SN2置换反应生成硝基烷及亚硝酸酯两种异构体混合物的反应。这是一种早期的制备硝基烷的实验室方法:由于亚硝酸负离子的作用方式不同,生成物也不同:例如:以AgNO2作为试剂可提高硝基烷的产率,但也增加了制备费用:用本方法制备的硝基烷及副生的亚硝酸酯异构体,二者的沸点差异较

    0
  • 达秦斯环氧酸酯缩合
    达秦斯环氧酸酯缩合

    达秦斯环氧酸酯缩合 : 醛或酮类和α-卤代酸酯在碱缩合剂(C2H5ONa、NaNH2、金属钠粉末或叔丁醇钾)存在下反应得环氧酸酯(即缩水甘油酸酯)。后者经皂化成相应的环氧酸,再经酸催化脱羧重排生成醛酮的反应。由达秦斯(G.Darzens)首创。例如:例如:由苯乙酮和氯乙酸乙酯合成3-苯基-2,3-环氧丁酸乙酯及2-苯基丙醛。

    0
  • 迈尔,维克托
    迈尔,维克托

    迈尔,维克托 : 德国化学家。就读于海德尔堡大学,柏林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斯图加特工科大学、苏黎世大学、格廷根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有机化学中氮的脂肪族化合物。发现了噻吩、肟等,首先获得立体异构的氮衍生物。后研究理论化学,发明用蒸气密度测定分子量的方法,确定许多物质的分子式;并研究出物质在高温下有离解作用。主要著

    0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