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面涂料 : 指在视觉和触感上给人以类似丝绒织物、麂皮、绒毛状的柔和光泽,松软、滑溜、暖和的手感,具有高贵、华丽、温馨的 “绒面效果”的高装饰涂料。由彩色聚合物微球,基料树脂,助剂和溶剂组成。彩色聚合物微球由如聚氨酯、丙烯酸、氟树脂、聚氯乙烯、聚烯烃等各种聚合物制成,并包覆了各种颜料,也称微胶囊包覆胶颜料或着
溶液型胶粘剂 : 溶液型胶粘剂也称溶剂型胶粘剂,是将乙烯基不饱和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或将高聚物溶解于溶剂中而制得。溶液型树脂经过适当配制得到的胶粘剂,通过溶剂挥发,与被粘物产生粘接力。按照固化机理的不同,溶液型胶粘剂分为三类:(1)室温干燥型 采用热塑性高聚物、弹性体或橡胶为基料,例如醋酸乙烯均聚物和与
溶剂变色色素 : 色素随溶剂极性的变化而产生较大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溶剂变色现象。例如,在乙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在异丙醇中为590nm,在乙腈中为627nm,在丙酮中为680nm,在吡啶中为705nm,在1,4-二氧杂环己烷中为705nm。
溶剂 : 又称溶媒。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普通的溶剂,乙醇、丙酮、氯仿、四氯化碳、乙醚、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都是常用的有机溶剂。塑料、橡胶、纤维等高聚物合成用的溶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提纯单体用的抽提剂或萃取剂,如乙腈、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醋酸异丙酯、醋酸正丁酯、三氯乙
熔装混合炸药 : 熔装混合炸药主要是指以熔融的TNT为载体,加入固态高能炸药,有时也加入热值高的金属粉 (如铝粉) 和钝感剂(如石蜡) 制成的炸药。90%以上的军用混合炸药都是这个类型。最著名是TNT与各种比例黑索今组成的混合炸药,在美国称为B炸药,前苏联称之为TT炸药,中国则称为梯黑炸药。它的综合性能很好,黑索今的含量越高炸
人造血液 : 血液是具有多种功能、含有多种成分的液体。其代表性功能有氧的运输与二氧化碳的排泄,给机体组织供给营养物质,调节体液量与体液中的离子平衡,免疫功能,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凝血功能等复杂的反应系统等。这些功能有机地进行,维持着生命活动。人造血液本应全部或大部分代替这些功能,但尚未能达到。现在所谓的人造血
热稳定剂 : 凡能改善聚氯乙烯等聚合物热稳定性,保证加工能顺利进行,以获得高质量制品所添加的助剂叫做热稳定剂,简称稳定剂。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较差,当在160~200℃温度下加工时,易分解出氯化氢,形成共轭的聚烯结构而使制品变色。聚烯结构又易被氧化,造成进一步的降解。因此,必须加入稳定剂,以结合放出的氯化氢,防止它的自
热致变色染料 : 通常指用于热敏纸的无色隐色体染料,与酸接触而发色。由小型发热元件产生热能信息,使加热部位的热敏染料和显色剂(酸性物质)一起熔融,发生反应而发色。其反应过程如下:感热记录纸广泛用于传真、心电图和分析仪器等的记录纸,电视画面的复印等。随着传真机的普及,需求量将快速增加。和压敏染料一样,无色染料通常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德国IG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商品名有Igepol、Leonil及Emulphor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为聚氧乙烯型和多元醇型两类(见表)。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疏水性指标为HLB(Hydrophile Lipobile Balance)。HLB越大亲水性越大,而HLB越小亲油性则越大。一般用下式计算出HLB。对聚氧乙烯型按下
非质子极性溶剂 : 溶剂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相当大。多数有机反应为非离子型化合物(主要是有机化合物)和离子型化合物(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因此,要选用对这两种类型化合物都适宜的溶剂。这类溶剂就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典型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具有这种性质,如N,N-二甲基甲酰胺(DMF)[1]、N,N-二甲基乙酰胺(DMAC)[2]、二甲
非干性脂肪酸改性邻苯二甲酸树脂涂料 : 本品为醇酸树脂涂料之一。以不干性油醇醇酸树脂为成膜物质而制得者。一般由邻苯二甲酸酐、多元醇及饱和脂肪酸缩合制造。因在常温下不能自干,故需与其他树脂经加热,使其反应交联,才能固化成膜。与其配合使用的树脂有三聚氰胺、脲醛等氨基树脂及硝酸纤维素漆、异氰酸酯等。本品与氨基树
非水基分散涂料 : 将粒径约1μm以下的聚丙烯酸酯等分散在以脂肪烃(非水性)为主的分散剂中,并经稳定化后而制成的涂料,简称NAD涂料。所用稳定剂是对分散剂和粒状聚合物均应具有亲和性的高聚物。作为基料,除聚丙烯酸酯外,还可用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和聚丙烯醇等。作为分散剂,可用分解的天然胶、聚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
非干性油醇酸树脂 : 以饱和脂肪酸或碘值低于125~135的非干性油及中、短碳链合成脂肪酸作为改性剂,所制得的树脂。本身不能在常温下固化成膜。作为非干性油,可采用椰子油、蓖麻油、花生油、棉籽油等。常用者为椰子油及蓖麻油。用椰子油制得的树脂,常与氨基醇酸树脂配合使用,作为烤漆,其优点是色极浅,不泛黄,多用于医疗器械及
鸢尾酮 : 又称甲基紫罗兰酮。由于己环上双键位置不同,有3种异构体,即α-鸢尾酮[1]、β-鸢尾酮[2]、γ-鸢尾酮[3],又因α-体和γ-体在己环上的C1和C5的氢及侧链丁基的双键的几何异构,再加上旋光异构,从理论上讲,有30种异构体;但目前在天然品中只发现了6种,即α-顺-dl-体、α-顺-d-体、α-反-dl-体、α-反-d-体、β-反-d-体和
软化剂和平滑剂 : 软化剂又名柔软剂,用于增加纺织品等柔软性物质。一般要求色浅,无嗅,无毒,挥发性小和化学稳定性大等。平滑剂又名滑脱剂,系指在纺织、编织等工序中用于减少纤维和金属、陶瓷等之间摩擦因数,提高滑脱效率的物质。作为软化剂和平滑剂可选用各种表面活性剂,也可用石蜡、油脂类,硅油及其他合成润滑剂等。一般说,
鸢尾油组分 : 鸢尾油组分是从鸢尾草的根、茎用水蒸气蒸馏而成的。鸢尾油是一种淡黄色的蜡状物,且具有强烈的紫罗兰香气。相对密度0.898~0.918。38~50℃时熔融为黄色至棕黄色液体。折射率1.434~1.448(45℃)。其中含有肉豆蔻酸85%~96%。此外,还含有鸢尾酮、乙酰香兰酮(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乙酰藜芦酮(3,4-二甲氧基苯
拌种灵 : 化学名:2-氨基-4-甲基-5-甲酰苯胺噻唑。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分子质量233.21。熔点222℃。分解温度270℃。能溶于醇,不溶于水,而溶于二甲基甲酰胺。遇碱无变化,遇酸成盐。大鼠(雄)经口LD50820mg/kg,小鼠(雄)经口LD50392mg/kg。用途: 本品系内吸性杀菌剂,兼有植物激素的作用。用于禾谷类作物的黑穗病,棉、麻、桑、花
顶香剂 : 定香剂是不易挥发的香料,而顶香剂(又称头香)是易挥发的香料。一般顶香剂在评香纸上的停留时间在2h以下。其作用是赋予人们对香精的最初的优美感,使香精更有诱惑力,使总体香气更加突出。顶香剂是调制香精(或香水)时不可缺少的香料,但它并不是香精(或香水)的特征香韵。不同香型的香精采用的顶香剂也不同。例如玫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