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甲基甲醇 : 俗名乙偶姻、学名3-羟基-2-丁酮 微黄色液体或结晶固体。相对密度1.016,熔点15℃,沸点140~148℃。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置空气中可慢慢氧化成联乙酰。由联乙酰还原而制得。用于制香料和香精。
乙酰甲萘醌 : 又名维生素K4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带醋酸气味。熔点112~114℃。不溶于水,微溶于冷乙醇,易溶于沸乙醇。由甲萘醌在乙酐存在下还原后经酰化而制得。用作医药用途同维生素K1。
乙酰丙酸戊酯 : 无色液体。相对密度0.967,沸点253℃。不溶于水,可与普通有机溶剂相混溶。由乙酰丙酸与戊醇在催化剂存在下作用而制得。为高沸点溶剂,制造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酯、清漆的软化剂等。
乙酰丙酮铝 : 固体,熔点189℃,沸点315℃。溶于苯和乙醇。可由乙酰丙酮和氯化铝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制备。用于铝的淀积(Deposition of aluminum) ,也用作催化剂等。
乙酰丙酮铜 : 又名2.4-戊二酮铜 结晶粉末。熔点230℃。微溶于水和乙醇,溶于氯仿。耐水解。它的三氟衍生物称三氟乙酰丙酮铜[Cu(OCCH3CHCOCF3)2],为固体,熔点188—190℃。有毒,用作金属分析基准及金属的气相沉积。
乙酰丙酮铁 : Fe(OCCH3CHCOCH3)3粉状结晶。熔点179—182℃。微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耐水解。可燃。由乙酰丙酮和无水三氯化铁制备。用作固体燃料催化剂、粘合剂、固化促进剂以及合成中间体等。常用于复合推进剂。
亚砜 : 亚硫酰基中的硫与二个烃基相连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通式R——R′。如R与R′不相同,此亚砜类化合物可能有光学活性。在低温下为固体,一般溶于水、乙醇、乙醚。能被还原剂还原成硫醚,被氧化剂氧化成砜,还能与硝酸成盐。可由硫醚氧化或以芳烃与氯化亚砜经*傅特尔-克拉符兹反应制得:重要的亚砜类化合物列表如下:
过量自由焓关联式 : 联系*过量自由焓GE与液相组成x的关联式。它们大都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但其中所包含的参数主要通过对气液平衡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因此是一些半经验方程。主要用于关联*活度系数数据,并由二元系数据以推算多元系的气液平衡。常用的有:(1) 马古斯式,GE=x1x2[A+B(x1-x2)];(2) 范拉式,(3)威尔逊式,GE=RT[-x
过量自由焓函数 : *过量自由焓与nRT之商。符号Q。可以下式表示:Q=GE/nRT式中n为摩尔数,R为通用气体常数。与*活度系数γ的关系为:Q=xilnγi,N为组分数,为对所有组分求和,xi与γi分别为i组分的摩尔分数与活度系数。当正偏差时,γi1,Q0;负偏差时,γi1,Q0;理想溶液,Q=0。
过渡状态理论 : 又称“活化络合物理论”。一种基元反应的动力学理论。主要由美国科学家爱林(H.Eyring,1901~)于1935年建立。理论要点是: 反应物分子在互相接近的过程中,先要经过一个中间过渡状态,即形成*活化络合物X≠,它位于*位能面的马鞍点X上,极不稳定,既可分解为产物,也可再变为反应物,同时还假定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能
过氧化苯甲酰 : 简称“BPO”。化学式分子量242.23。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03~106℃(分解)。微溶于水及乙醇,溶于苯、氯等有机溶剂。由苯甲酰氯和过氧化钠反应制得:2C6H5COCl+Na2O2→(C6H5CO)2O2+2NaCl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以漂白有机物,如面粉、植物油脂等。受热至70~90℃易分解成游离基。广泛用作烯类单体(氯乙烯、丙烯腈等)
过量自由焓 : 混合物的混合自由焓与相同温度压力下具有相同组成的理想溶液的混合自由焓之差。符号GE。与各组分活度系数γ的关系为GE=niRT ln γi,N为组分数,为对所有组分求和,ni、γi为i组分摩尔数与*活度系数。当正偏差时,γi1,GE0;负偏差时,γi1,GE0;理想溶液,GE=0。见“过量函数”。
过氧化效应 : 由于过氧化物的存在,导致溴化氢与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的产物违反*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则的效应。由美国化学家卡拉施(M.S.Kharasch)等于1933年发现。例如,丙烯与溴化氢的反应:一般认为,过氧化物易分解成游离基,并通过游离基的引发而使加成反应发生。过氧化物存在时,溴化氢与丙烯的加成反应历程可表示为:显然,上述反
过氧化反应 : 合成含键的有机过氧化物及含键的氢过氧化物的氧化反应。该反应是含C—H、CH2或CH3基化合物的特征反应,反应速度按顺序排列。石蜡烃、烯烃、芳烃、侧链芳烃、醇、醚及醛等都会发生这类反应。按氧化剂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两种: (1)空气-分子氧的氧化法: 中间生成氢过氧化物,反应历程属于游离基连锁反应(参见“自动氧
过氧化乙酰 : 化学式(CH3CO)2O2。分子量118.09。无色结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熔点30℃。沸点63℃(2,799.77帕)。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为不稳定物质,其水溶液缓慢分解并放出氧。强氧化剂。易燃烧,纯品极易爆炸,不宜长期贮存,贮存温度不应超过30℃。商品一般配成25%过氧化乙酰的邻苯二甲酯溶液(此溶液冰点-8℃,比重约1
过饱和溶液 : 溶质的溶解量超过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中溶解量的溶液。通常将较高温度时制备的饱和溶液,在不与纯溶质接触的条件下,缓慢地冷却而得。这种溶液一般是不稳定的,如投入该溶质的晶粒或充分搅拌溶液或摩擦容器内壁,都会使过量的溶质析出而变成饱和溶液。硫酸钠、硼砂、蔗糖等都容易生成过饱和溶液。